AI创作作品,是否有版权?国家新办法9月1日有标准

2025-09-25 10:31:24

AI创作版权,AI作品权益,AI知识产权管理

9人浏览

合正品牌营销策划作为使用AI工具进行创意出品的创作单位,非常关注AI生成的各种作品的知识产权问题,很多客户也会非常关注“AI创作能否享受知识产权认证,是否受知识产权保护?”这个问题,关于AI创作画面是否需要版权标注,答案可以分为两个层面:一是从版权保护资格的角度,即AI生成的内容是否能算作“作品”并受到法律保护;二是从内容标识规范的角度,即根据法律法规是否必须对其进行标注。各国在这两个问题上的规定存在差异……详情点击查看

现在随着AI工具的普及化,各行各业都在享受AI的助力便捷

合正品牌营销策划作为使用AI工具进行创意出品的创作单位,非常关注AI生成的各种作品的知识产权问题,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,不仅作为自身工作成果的体现,也是保障委托客户权益的客观认证。

AI生成的作品,创作者是否享受著作权,这是创作群体和使用群体都关心关注的事情。

关于AI创作画面是否需要版权标注,答案可以分为两个层面:一是从版权保护资格的角度,即AI生成的内容是否能算作“作品”并受到法律保护;二是从内容标识规范的角度,即根据法律法规是否必须对其进行标注。

各国在这两个问题上的规定存在差异。下面的表格为你梳理和对比了中国、美国及韩国的主要立场,方便你快速了解核心信息。

一、AI生成内容能否受版权保护?是否要做标注?

1、中国

视人类创作贡献而定。通过提示词、参数设置等体现使用者智力投入和审美选择的AI画面,可能被认定为作品。*纯粹的AI输出不被保护。

且自2025年9月1日起,依据《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》,服务提供者必须对AI生成的图片、视频等内容添加显式和隐式标识。

2、美国

标准非常严格。美国版权局认为,仅提供提示词不足以构成对人类表达的充分控制,因此纯粹的AI输出结果不受版权保护。

目前美国全国暂无全国性强制标识法规。

3、韩国

强调人类创造性输入。纯粹的AI输出无版权;但若AI被用作工具且存在明显的人类创意输入(如修改、编排),成果可进行著作权注册。

目前没有明确的强制性标识规定。

二、如何合规保护AI创作和使用者权益?

了解了基本规定,客户和创作者可以参考以下具体建议来操作:

1、确保合规:遵守中国的标识规定

如果你是在中国提供AI生成服务的平台或开发者,根据《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》,你有以下责任:

①添加显式标识:在AI生成的图片、视频等内容的适当位置(如角落、起始/末尾)以文字、图形等明显方式添加标识。

②添加隐式标识:在文件的元数据中嵌入不易被察觉的标识信息,如服务提供者名称、内容编号等,鼓励使用数字水印技术。

③平台审核与提示:内容传播平台需要对未标识或疑似AI生成的内容添加风险提示。

2、增强保护:提高AI作品的版权认可度

如果你想让自己创作的AI画面更可能获得版权保护,无论身处何地,都可以参考以下实践:

①保留创作过程证据:妥善保存你使用的提示词(Prompt)、迭代过程、参数设置、以及任何后续的修改和编排记录。这些是证明你进行了智力投入和创造性选择的关键证据。

②进行创造性加工:不要止步于AI的初始输出。尝试对生成的结果进行二次创作,例如使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修改、与其他原创元素合成、或将其作为更大创作项目(如漫画、视频)的一部分。人类创造性贡献越多,获得保护的可能性就越大。

好了,这个问题解答完毕,

如有更多问题,可电话0371-5562 9975咨询,

或直接电联总监189 3926 9975沟通。

业务接洽,请致电合正策划品牌服务热线 0371-5562 9975 咨询

扫码关注合正策划微信公众号
查看更多精彩案例